【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我我國的制藥工業分為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化學藥品制劑制造、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生產、獸用藥品制造、生物藥品制造和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7個子行業。

化學原料藥生產廢水處理難點在哪里? 在這些子行業中,污染負荷量最大的是化學藥品原料藥生產,約占全行業的80%。化學原料藥生產產生的廢水、廢氣、藥渣等污染問題急需得到重視。 據了解,化學原料藥的廢水來源包括車間工藝用水、設備管線清場清洗廢水、藥物提取或精制工序固液分離產生的廢水、車間員工清潔用水及廠區生活廢水等。同時,廢水來源還包括鍋爐排污水、外排的冷卻水等。在企業的廢水中,廢水中則溶入了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全部物料的成分,其中包括藥物中間體、未知物和目標物(殘留的產品);還包括廢水在混合有氧與缺氧條件下的新產物。 那么,問題來了,處理難點是什么? 一方面,廢水污染與產品、使用原輔料、生產工藝等密切相關,企業新生產狀況產生的污染負荷與原處理設施的生物系統、運行參數發生沖突,往往會造成一段時間不達標。 另一方面,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環保工程師張道新表示,化學原料藥生產一般都是投入產出比大,產品產出率低,污染物產生量較大;產生的污染物的種類、特性與數量與生產品種所需原輔料、工藝過程、工藝條件、產出物及管理水平直接相關。其特點是,污染物種類多、單類數量少(經濟利用度不高)、具有生物毒性、濃度高、排放基本無規律、不連續不均衡、難進行生化處理。“高濃度廢水治理一直是困擾化學原料藥生產發展的難題。” 處理成本和工程細節是關鍵 從技術角度講,化學原料藥生產廢水可以做到持續穩定地達標排放,關鍵是要看企業能夠承受多大的治理投資與運行成本,工程承擔單位應該了解企業廢水污染治理曾經出現過的對交付工程不利的狀況 據了解,我國大宗原料藥生產利潤微薄,而用于污染治理的費用占到了生產成本的4%~30%。這種狀況往往迫使企業盡量減少治理投資和運行成本。 從技術角度講,化學原料藥生產廢水是可以做到持續穩定地達標排放的,關鍵是要看企業能夠承受多大的治理投資與運行成本。 與普通產品不同,藥品是關系到人類健康的特殊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為盡可能解決藥品生產中的污染問題,從原材料、生產過程、設備、軟件到人員操作都應符合規范規范。
(來源:中國制藥網整理)
|
|